浦东新区到六安货运专线
爆炸品的特征:反应速度快、释放大量的热、产生大量气体决定爆炸品性能强弱的因素:感度(热感度和撞击感度)、威力、猛度(爆速)、炸性,压缩、液化、加压溶解气体,在常温下的气态物资,经压缩成液体,储存于耐压容器中(氧气、氮气、煤气)主要危险表现:容器破裂爆炸、内装物资造成伤害,易燃液体,物理性质:高度挥发性、高度流动扩散性、蒸汽压及受热膨胀性、静电电荷积聚性化学性质:高度易燃性、蒸汽易爆性、能与强酸和氧化剂剧烈反应、有毒性,易燃固体、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燃点低;自燃点低;遇水或受潮发生化学反应;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如双氧水;危险性表现:强氧化性、不稳定性、化学敏感性、吸水性有机过氧化物易爆易燃、分解;危险性表现:更容易分解、大多数是可燃物质、分解后的产物是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容易爆炸,毒害品和性物品,毒害品指进入人体内,当累计到一定量时,会引起人体组织发生生物化学变化,扰乱或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直至危及人的生命的物品性物品指使人致病甚至死亡的物资毒害品分为有机毒害品和无机毒害品;
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设施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设施应符合无障碍交通的要求。沿人行道设置行道树、公共交通停靠站和候车亭、公用电话亭等设施时,不得妨碍行人的正常通行。确定人行道通行能力,应按其可通行的人行步道实际净宽度计算。人行道宽度应按人行带的倍数计算。小宽度不得小于1.5m。在城市的主干路和次干路的路段上,人行横道或过街通道的间距宜为250~300m。当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当道路宽度超过四条机动车道时,人行横道应在车行道的分隔带或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分隔带上设置行人岛。属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横过交叉口的一个路口的步行人流量大于5000人次/h,且同时进入该路口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大于1200辆/h时;通过环形交叉口的步行人流总量达18000人次/h,且同时进入环形交叉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达到2000辆/h时;行人横过城市路时;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道口,因列车通过一次阻塞步行人流超过1000人次/h,或道口关闭的时间超过15min时。
物流与商流可以统一也可以分离,统一是指物流与商流在同一时间同时发生,交易方式实现等价交换,在交换过程中生产者在转让商品所有权的同时,也把商品实体交给了消费者;现在物流与商流的的分离具备可能性与必要性
途中应急处理原则先人后物 世间万物,人是宝贵的。汽车遇紧急事态时,驾驶员应首先考虑人的,这是避险 时基本的处置原则。因为物资可以补偿,而人的生命是无法补偿的。避重就轻避重就轻也是驾驶员在遇紧急事态时的基本处置原则。所谓避重就轻就是向损失较轻或危害较小的一方避让,尽量避开损失较重或危害较大的一方驾驶员只有冷静沉着,视觉系统才能及时收集反映事态有关的各种信息,大脑中枢才能正常运转辨明各种信息,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发出正确的指令,使操作及时准确,从而达到避险的目的。因此,行车中遇到紧急事态时,驾驶员一定要头脑清醒,机智沉着,在及时判断的基础上,果断采取有效避险措施,千万不可惊慌失措。 途中应急处理原则先方向后制动 驾驶员在行车中遇到紧急事态时,应按照先考虑避险方向后再实施制动原则。